嘉图 • 你身边的图书馆
展开剩余80%小扇引微凉
悠悠夏日长
炎炎夏日
谁不想来上一口冰镇水果?
热播剧《长安的荔枝》
再现了古代版的荔枝“极速达”传奇
伴随种植技术与物流技术的发展
如今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不是梦
除荔枝外,还有许多消暑美食可选
让我们通过几部作品
在文字间感受夏日清凉!
《长安的荔枝》
马伯庸 著
热播剧《长安的荔枝》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,讲述了荔枝使李善德跨越五千里,在荔枝变质前将其从岭南运至长安的传奇故事。这部作品中,荔枝的娇贵、运输的艰辛以及时代文化得到了深刻展现,让人仿佛穿越时空,亲身经历了那段波诡云谲的历史。
《十分有趣 十分有味》
汪曾祺 著
“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,下午剖食,一刀下去,咔嚓有声,凉气四溢,连眼睛都是凉的。”汪曾祺在《夏天》篇中以细腻的笔触,生动描绘了夏日的吃瓜体验。那冰镇西瓜的甘甜与清凉,仿佛能穿透文字,直抵人心,让人忘却夏日的炎热。
《雅舍谈吃》
梁实秋 著
到了夏天,梁实秋对冰镇梅汤这一“老北京网红饮品”赞不绝口。在《酸梅汤与糖葫芦》篇中,他阐述酸梅汤美味的秘诀“冰糖多、梅汁稠、水少,味道浓稠而酽。上口冰凉,甜酸适度”。细致的描写让人垂涎欲滴,想要透过文字品尝到那酸甜冰凉的滋味。
《雨天的书》
周作人 著
“不佞去乡久,对于乡味无甚留恋,对唯独杨梅觉得无可替代。”在《杨梅》这一篇中,杨梅的酸甜不仅唤起了作者对故乡的记忆,也让人感受到文字背后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。
《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》
周华诚 著
在从前没有冰箱的年代,一桶冰凉甘甜的井水,就可以做一种美味冷饮小吃——木莲豆腐(与冰粉相近)。周华诚在《山野的果实》篇中详细记录了使用木莲的制作美食过程。从采摘到制成美食,每一步都体现着生活的智慧。
《烟火三十六味》
三三 著
夏日的“南北之争”,绿豆汤占据一席之位。作者笔下,苏州绿豆汤制作精细,用料讲究。蒸透的绿豆与糯米,配以薄荷水、青红丝等,呈现出“糯米晶莹,略带咬口,入水不散;绿豆微微脱壳,半沙半酥”的诱人景象。“再加青红丝、金丝蜜枣、葡萄干与冬瓜糖,一杯下去沁人心脾”仿佛能驱散所有的炎热与疲惫。
荔枝的甘甜
西瓜的清凉
酸梅汤的酸甜
绿豆汤的滋润
……
文学作品中的饮食描写
不仅带来味觉的享受
更承载着文化记忆与情感寄托
在这个夏天
让我们在书香中品味果香
感受文字带来的别样清凉
发布于:北京市正中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